成功的秘密太简单了 左上笔记 2年前发布 关注 私信 01850 以下讲几个故事,通过故事讲讲浅显易懂的道理,大家且看且乐呵,开心就好。 我找了个师傅,这个师傅比较懒,喜欢翻来覆去说一句话:读1000本书不厉害,把1本书读1000遍才厉害;研究1000个人不厉害,研究透一个人才厉害。这个师傅是搞风水的,他只看一本书,只研究一个人,看似很懒,技术却非常牛13,他每天都有单子。 我拜他为师时,他说:先把四大名著抄一遍,晓得了啥叫四大名著再来找我,我看他太装13了,不鸟他了。有个女的,听他的话,把四大名著抄了一遍,师傅把她收了,师傅去哪儿,都带她。我跟这个女的认识。我问她,都教你啥了?她说啥都没教,每天都是在山上转悠。这下我悬着的心,终于踏实了,舒坦了。 两年后,我笑不起来了,这个女人搞风水培训,有1000多人买课。年收入,至少是千万级别的。啥叫深藏不露,这就叫深藏不露。 这个女人,师傅送她的书,她读了1000遍,背得滚瓜烂熟。每次讲课,都会放个背景音乐《秋日的私语》,背这本书,台下都是屏气凝神的沙雕。这本书她背完了,听课的沙雕,能把巴掌拍烂。随后就是表演绝活,一个罗盘,被她玩的相当花火。罗盘在她手里,随机旋转一下,她能口若悬河半个多小时,出口成章。听南怀瑾刘一秒的课,我都没跪,听她的课,跪了。现在有200家房产公司老大,邀她当风水顾问,她报价60万,这些老板们,图个吉利,不是给她66万,就是给她88万。她赚这个钱,我一点儿都不嫉妒,我在希尔顿酒店,看她闭着眼表演画罗盘,尽管我不是狗,还是伸着舌头,看她把这个13装了。 她成功的秘密太简单了。 1、师傅推荐的书,老老实实背了1000遍; 2、手绘罗盘,老老实实画了10000遍; 3、跟着师傅,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。 这个123,连沙雕都可以复制。有个点,谁都复制不了,就是她赚钱了,跟师傅55分,分到啥时候,啥时候师傅归西了,就不用分了。师傅说了,那些好耍小聪明的人,都成不材。不舍得下功夫,学啥都不会有出息。 有人说,我没执行力怎么办?我们村,有人,跟他爹学算命,学了三年,没学会。腿瘸了,一个月就学会了。打断一条腿,不胡思乱想,自然有执行力。 执行力这玩意儿,说白了,都是被逼出来的。有个人,为了戒烟,找了一份在加油站上班的工作,一年365天不歇,硬是把烟戒了。把烟戒了,找了份看大门的工作,烟又点起来了。 人是环境的产物。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选择什么样的环境。李阳,在街上,张着大嘴念英语,我们觉得他是傻13,我们到衡水,咱不张着大嘴念英语,大家都觉得咱脑子有毛病。在这个环境,大家都这样,我们就这样,执行力自然而然就出来了。 小学读书时,完成了老师的作业,我就看小说,小升初,全镇第五。初中,完成了老师的作业,我就看小说,中考,进了“火箭班”,三年不拿学费。在“火箭班”,我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,我就看小说,高考,我进了理工大学。 也就是我这个人啊,消遣的方式,非常单一,单一到令人发指。很多人都说我的生活太单调了,我的快乐,他们体会不到。在我眼里,学和玩,都要专注。学,只学一样;玩,只玩一样。现在我早离开了大学,现在我学什么?学赚钱。赚钱累了玩什么?躺在椅子上看小说,结果我赚钱了,也消遣了。 赚钱,我还是比同龄人稍微强了点儿。玩,在精神层面,还是比他们高了几个维度,我玩脑子,他们玩跑跑跳跳,踢踢打打。人有脑子养千人,力挑千担不养家。玩,同龄人什么都会,打麻将,篮球台球乒乓球;但是我,只玩一样,看小说。我看起来呆呆的,大家一聊天,发现我什么都懂。其实我哪里懂了,他们扯的淡,我在小说里,若干年前,就看了,他们想听什么,我说点儿什么,他们以为我是高人,说笑了,我只是无聊了就读小说,读小说无聊了就研究怎么赚钱而已。 以前,我赚了点儿钱,我说消遣的方式必须多点儿,我去酒吧,我去玩1234567……..结果发现,我的收入少了,快乐也少了。痛定思痛,现在我只学一样:赚钱。只玩一样:看小说。我的收入增加了,我的快乐也增加了。 无论学和玩,都要专一化。学不专一,玩就不专一;玩不专一,学就不专一。学和玩,相辅相成。我知道,很多大师,都说做事业要专注啊要聚焦啊,但没人说消遣也要专注,也要聚焦。大师知道,学和玩都要走专业化路线,只是秘而不宣,大家都知道的事儿,也就谈不上秘密了。 以上这些故事,都是我编的,我只是在表达我对一些问题的理解,但能理解这些立意的人,我觉得寥寥无几。我原本想写长点儿,写着写着,就不知道写啥了,我只能说大道至简,简能通神,神能通道,道在屎溺,屎在厕所,厕所在楼道西……大家没事儿,好好悟悟。 当年明月下班了就看小说,看了15年后,下班了就写小说,现在版税有4000多万。 鲁迅写小说累了就抄小说,抄小说累了就写小说,写小说是干,抄小说是玩。 曾国藩下班了就写日记,上班是干,写日记是玩,国内,日记比曾国藩存量大的,一个都没有。 写到这儿,我该说的,都说完了,因为文中的我,不是我;因为现实中的我,干多元化,玩也多元化,所以到了三十多岁,我还是一个沙雕。当我为自己是沙雕而沮丧时,我一想,全球99%的人,都是沙雕,我还沮丧个啥啊。 (本文节选自公众号百态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 ©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THE END个人感悟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点赞0 分享收藏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