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推荐过大家没事儿看看《思考致富》这本书,有人说这本书太扯淡了,看了屁用也没有。
我说人过了35岁以后,执行力慢慢就没了,只有靠脑子才是出路,有脑子,就有钱,没脑子,就没钱,这是大概率中的大概率。一个人养成了勤劳的习惯,顶多赚个辛苦钱,而且这个勤劳人人都可以复制,毫无意义。要是一个人有脑子,哪怕没执行力,依旧能搞到钱,因为有执行力的人太多了,而且人的年纪越大,执行力越强,他们执行力变得比年轻时更凶猛了,搞到钱没有?依旧搞不到钱。怎么才能搞到钱啊?多动脑子。
有时候我写完文章,里面的病句错别字,我能找到吗?找不到。当局者迷嘛!文章我写好了,我让客服去发,她会看吗?不看,直接分享。我说:你写个引导系统吧,不会写的,跟动脑子的事儿有仇。
要是你的脑子成年不动,真的会成为尿壶,我知道这句话我说了,又多了一个仇人。
启发人有3种方式:一是用温和的言语;二是用打骂和棍棒;三是反其道而行之,直接美化他们的愚蠢。
如果你用温和的言语去引导人,放心好了,你压根就引导不出来,弄不好,对方还说:你牛什么牛?你有李嘉诚有钱吗?你有马云有钱吗?凭什么你教训我啊?是不是现在压根就没人教训我们了?记住:我们混的越差,赞美我们的人,尊重我们的人就越多。
二是用打骂和棍棒。多了一个仇人,又一个仇人。我说佛是来度恶人的,不是来度善人的,度一个恶人,可以感化几百万个善人买单。好人不用驯化,会自动掉坑,会习惯性自己美化自己的愚蠢,一本《了凡四训》忽悠了多少沙雕?
真正得道之人,遇到什么赞美什么,无恶无善。《西游记》里恶人都有后台,且永生,心善之人,无后台,全死,无一例外。这个定律,在任何一集都成立。吴承恩只是用佛的语言,去表达自己的愤怒而已。唐僧就是一个诱饵,把一些有实力的人吸引出来,让猴子合法将其杀掉,唐僧4个徒弟,除了孙悟空,都是编内的,还有就是孙悟空早死了,三打白骨精之后,再无孙悟空。三打白骨精之前,猴子不懂人情世故,嫉恶如仇,代表民间的力量。三打白骨精后,猴子特别懂人情世故,也学会了委曲求全,也学会了怎么取悦师傅,也就是猴子的肉身在,但精神早已荡然无存。整个《西游记》多是讲怎么合法杀人的,人情世故,在里面隐藏的点非常少,怎么合法杀人,隐藏的点比比皆是,有时间好好跟大家扯扯。
扯远了,继续讲世人为什么懒得动脑子?就是不喜欢动脑子,会上瘾的。具体表现是什么?习惯性被人执行,不愿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。
以前我办过一个培训班,找了个跟我很久的助理去带,这个助理呢,什么事儿都问我该怎么办?怎么办?最后我发现,我成打工的了,我就把他辞掉了。就是他不喜欢动脑子,只喜欢执行,包括以前我养的客服也是这样,客户问什么,都不答。然后找到我,他告诉我,客户问了我什么,让我回复一下,我说你自己回复就是了,回复时,根据客户的反馈,一直做优化就行了。他说脑子里没东西,不敢。不是不敢,是懒。
我对很多人说过,你要写工作笔记,你要写工作日记,每天3000字。写作会让你变得非常聪明,他们写吗?不写。他们的脑子是全新的,害怕动,动了,就不新了。
总之,愿动脑子的人非常少非常少,少到啥程度,你行走江湖,你遇不到竞争对手。一个人把自己定义成商人,习惯性动脑子去解决一些问题,发家致富相对容易点儿,要是你不想动脑子,发家致富就非常难非常难。建议大家把《思考致富》这本书,没事儿刷刷,或许刷着刷着,就愿动脑了,还有一本《穷爸爸富爸爸》大家没事儿也可以多翻翻。
这两本书的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,大到啥程度?不管是做网赚的,还是做电商的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家里都有这两本书,而且这两本畅销书的寿命,至今无人打破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:四大名著50年的销售量,没有《穷爸爸富爸爸》一年的销售量大。目前,国内销售量最大的一本书是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建国以来,所有书的发行量,都没超越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。记住:读畅销书,是改变命运最快的方式之一,尤其是读畅销全球的书,在改变命运的高速路上,是直接挂九档踩油门往前冲。
记住:真正有生命力的书,维度都很低,维度高的书,生命力一般,比如《第五项修炼》、《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》,大家买了,也看不懂,看不懂怎么办啊?束之高阁,任其发霉。真正牛逼的人,永远都写维度非常低非常低的东西。
大家写作的话,我也是建议从低维度开始写,写出来的东西,就是给小朋友看的,就是给没啥文化的人看的。国内,最牛逼的诗人是谁?白居易。因为他写诗,在所有的诗人当中,维度最低。在日本,人人晓得白居易,晓得李白的屈指可数。怎么写出维度比较低的东西啊?多看畅销书,多看小学语文课本。
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,维度都很低,人人都能链接上。大家要想改变命运,可以试着去链接一些维度比较低的东西,可以试着去说一些维度比较低的话,讲一些维度比较低的故事。
记住:维度高的人,用低维度去跟这个世界链接,这叫降维打压。要是我们自己的维度非常低,一定写不出低维度的东西,因为低纬度的东西,门槛都很高。我这样说好了,贾平凹大家晓得吧?他所有的作品的销售量,都比不上《亮剑》。为什么啊?《亮剑》的作者,是一个高纬度的人,但他习惯性用低维度的方式去讲故事。
我有个朋友,他出去旅游,带了两本书出去,一本是《废都》,一本是《血色浪漫》,他说《血色浪漫》看了两遍,《废都》只读了两页。他苦笑:我是一个维度很低的人,只能读一些维度比较低的故事。
我说错了,《血色浪漫》作者的维度高《废都》作者的N个层次,一个是做生意的,一个在家里埋头敲字。做生意,是跟人精打交道,在家敲字,是边翻资料,边改资料。说白了,一个是天天跟真人PK,一个是在家天天打沙袋,看似都在敲字,其实内在的差异性非常明显。
以前我说过一句话,刘震云是一个维度很高的人,他啊,习惯性用维度很低的方式去写小说,结果就是小说变成了电影电视剧,搞了不少钱。余华早期的作品,维度很高,吃不上饭,后面开始写维度很低的东西,终于躺平了。
建议大家多看变现路径比较多的作品,对于变现路径比较少的作品,没必要看。阅读和写作的意义,都是为了变现,要是你还有别的野心,一定是脑子进水了。
(本文节选自公众号百态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